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媒体关注

中国有色金属报、西北在线、搜狐、网易新闻、腾讯、今日头条:山河作证镌初心 地质报国启新程 西北有色地矿集团、陕西黄金集团2025年度地质勘查工作全面启动
|
来源:地矿集团、黄金集团|2025/4/21 17:02:00|作者:汪超 李青锋 杨敏|人气:176

     《中国有色金属报》4月19日:春雷惊蛰、万象更新,春山可望、征程再启。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纵深推进“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的关键之年,西北有色地矿集团、陕西黄金集团(以下简称“两集团”)牢记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这一“国之大者”,肩负使命、砥砺前行。各地勘单位以起步即冲刺的劲头,抢抓春季地质项目野外施工有利时期,8支地质队、40余个地质项目已陆续开展野外工作。从秦岭腹地到云贵山川,从天山南北到中亚戈壁,他们奋战在项目野外一线,共同奏响了新时代地质报国最强音。

     战略布局  擘画资源保障新蓝图

     今年以来,两集团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地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锚定“十四五”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目标,积极践行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部署,深耕地勘主业,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队伍优势和区位优势,立足陕西省、辐射全国、面向国际,全力谋划部署2025年战略性矿产勘查和增储上产工作,为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筑牢根基。

     2025年,两集团聚焦钼、钛、金、铅锌、铜、钨、钴、高纯石英等国家战略矿种和陕西有色金属集团主业矿种,计划实施各类地质勘查项目逾百项。目前,已落实承担各类地质勘查项目60余项,计划经费近2亿元。其中,陕西省地勘基金项目7项,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地勘专项资金项目16项,两集团自投项目15项,社会服务项目20余项,境外地质项目3项,以期构建“矿产调查—找矿突破—资源储备”三级联动发展格局。

      春潮涌动  野外一线书写奋斗华章

     在秦岭腹地的丹凤县庾岭地区,研究院公司技术团队正穿梭于层峦叠嶂间,全力开展锑多金属矿普查。在探槽工程编录现场,从设备调试到人员分工,从安全检查到技术交底,每一个环节都严谨细致,保障了普查工作精准高效地开展。这支平均年龄32岁的党员先锋队,正以青春为“笔”、智慧为“墨”,在北秦岭锑矿找矿靶区书写着地质报国的使命担当。

     天山深处,冰雪初融。在新疆伊犁州尼勒克与昭苏的群峰间,713总队公司地勘项目组营地的窗户在3月的寒风中猎猎作响。6台钻机在山脊上轰鸣不息,钻头深入岩层,金矿脉在岩芯管中渐露真容。项目部的灯光如倔强的灯塔,穿透漫漫长夜。地勘队员们围坐在一起,认真总结当天的勘探成果,倒排工期、优化方案,确保项目加快推进。这群地质尖兵以找矿为己任,在祖国边疆的崇山峻岭中绽放出绚烂的地质之光。

     在费尔干纳盆地边缘的山麓,丝路驼铃的悠扬回响仿佛穿越时空。物化探总队公司实施的塔吉克斯坦阿尔登托普坎矿田地质项目正有序开展。项目团队聚焦三维地质建模、数字矿山系统及深部找矿预测研究三大核心领域,同步推进勘探数据全周期管理体系建设。通过智能化数据整合,显著提升了矿山勘探开发效率。从秦岭到费尔干纳矿区,这条横跨4500公里的“技术丝绸之路”,正以数字化革新为引擎,推动中亚矿产开发转型升级,续写着新时代的丝路传奇。

      创新驱动  科技赋能提质增效

     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两集团全力推动找矿突破,依托“地球物理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创新基地”等高端科研平台,精心安排部署地质科技项目16项,计划经费2400余万元。这些项目聚焦“地—空瞬变电磁深部探测”“地质找矿预测”“三维建模”“成矿规律研究”“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课题,致力攻克矿山深边部及空白区找矿等技术难题,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能,为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勘探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质量筑基  匠心铸就西北地矿品牌

     西北有色地矿集团全面构建“集团—总队—分队—项目组”上下联动的质控体系。从顶层设计入手,组建了一支由两集团总工程师、地质科技部专家及各单位总工程师等20余名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组,严格执行“三级检查两级验收”质量管控制度,确保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今年以来,技术指导组深入一线,开展现场检查督导30余次,直面野外技术难题,现场提供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了项目质效。这种纵向直达野外现场、横向覆盖全部项目的管控模式,确保了质量管控无死角、无盲区。同时,两集团创新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了涵盖立项论证、设计审查、野外检查到成果验收四阶段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有效保证了项目的实施质量。

      人才引育  全力锻造一流地质铁军

     在凤太矿集区银母寺铅锌矿,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教授级高工王瑞廷正带领骨干团队,运用前沿的地质模型技术优化钻探方案;在山阳矿集区夏家店金矿,两集团“85后”地质首席工程师刘凯、胡新旺,正悉心指导年轻技术团队部署坑道工程;在勉略宁矿集区铜厂矿田,711总队公司地勘院院长袁波通过“1+N”师带徒模式,手把手向青年地质队员传授地质构造分析与矿体圈定要诀……这些生动的技术攻坚场景,正是两集团“引才聚智、梯队培养、实战砺兵”人才战略体系的生动实践。从资深专家的引领到青年骨干的传承,从理论创新到实地应用,两集团在矿集区一线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与发展格局,为地质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两集团党委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通过搭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高层次人才引育平台,依托“四支队伍建设”“首席工程师选育”构建阶梯式成长通道,建立项目“揭榜挂帅”锤炼实战能力,让优秀人才在重大科研项目和找矿实践中脱颖而出。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为国家矿产资源安全保障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我们的地质锤既要敲开资源宝库,也要叩响时代强音。”西北有色地矿集团、陕西黄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秦西社在两集团2025年院士专家基层行暨地质找矿新技术新方法培训会上掷地有声。如今,野外项目组正似春燕衔泥,不辞辛劳地搭建起资源保障的坚实基石,用奉献精神丈量祖国的壮美山河,用青春汗水浇灌地质事业的繁茂之花。这不仅是新时代地质工作者对“国之大者”的生动诠释,更是国有企业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铿锵答卷。

     从巍峨的秦岭到遥远的边疆,从深山密林到荒漠戈壁,两集团地质队员以山为伴、以石为友,用行动践行初心,用担当书写忠诚。在时代的浪潮中,奏响了一曲曲地质报国的激昂乐章,为国家繁荣富强筑牢根基,为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着磅礴力量。

(中国有色金属报https://paper.cnmn.com.cn/Content.aspx?id=192228&q=5126&v=4

西北在线http://www.xbxxb.com/2025/0417/1068885.html

搜狐https://m.sohu.com/a/885532634_120122160?scm=10001.325_13-109000.0.0.5_32&spm=smwp.channel_247.block2_307_epwR4p_1_fd.7.1744865049207jeLzRGA_324

网易新闻https://c.m.163.com/news/a/JTBFMF690550A3NK.html?spss=newsapp&spsnuid=&spsdevid=MTA4NzgxMWU2YjZjZmEwMV83MWJmNWE1ZWUwNWZfUmVkbWlfMjMxMTNSS0M2Qw%253D%253D&spsvid=NzFiZjVhNWVlMDVmYzg3Yg%253D%;253D&spsshare=wx&spsts=1744865091670&spstoken=0GmCtddTzvoPhBMvYKpbCcudEb041zE4%2BiCXHZOdG9j0PxGvtlcRz%2BU%2Fzl28C%2B3M;

腾讯https://page.om.qq.com/page/OqpFFt4rucnVyd7KvdZnXmGg0?ADTAG=tgi.wx.share.message

今日头条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94108022252339764/?iid=0&app=news_article&category_new=profile_all&chn_id=94349491494&req_id_new=202504171249085D3BD43E0BA43DF8C5B9&wxshare_count=2&utm_source=&source=m_redirect&wid=17451948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