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有色榜样

[有色榜样]宝钛集团张杰:扎根一线29年练就焊接绝技的“国企工匠”
|
来源:宝钛集团|2019/5/10 15:12:00|作者:徐梦遥|人气:34091

工匠的的精神在于传承,在于技艺的步步进阶,在于桃李满天下的无私奉献。宝钛集团机电设备制造公司焊工张杰,便是如此。在中共陕西省国资委委员会首届“国企工匠”评选中,张杰获评“国企工匠”荣誉称号。参加工作29年来,他虚心学习,积极进取,踏实肯干,用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勤学苦练在焊接技术方面有了很深的造诣,特别是在铜焊接、铜钢焊接等异种材料焊接上总结出了自己的独门绝技。

坚守一线  铸就匠心

1990年,张杰来到了宝钛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一名焊接技术的初学者,在当时,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对身体危害也大,很多人放弃了学习这门技术,张杰也想过放弃,可当他看到师傅默默工作的背影,他看到了一种执着的精神,他决定要把师傅的事业继续进行下去。1999年,张杰承担10吨炉上应用的大型坩埚的制作与焊接任务。根据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他大胆设计并制作了特殊的专用于焊接保护、加热、保温工装夹具,适时保护焊接过程,对焊接过程中的焊缝层间温度准确控制,获得成型良好的焊缝,在严格控制母材及焊材质量的前提下,确定最优工艺方案,应用他独有焊接手法和工艺参数生产出高质量的坩埚。多年来,他承担了多项重点工作任务,2000年参与潜艇用舌阀的制作与焊接;2003承担储液罐制作焊接任务;2004年承担登月小车的制作与焊接任务;2006年承担15吨炉上应用的大型坩埚的制作与焊接任务;2007年开始研制锻造筒体与紫铜法兰的焊接,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提高了坩埚的使用寿命;2009年参与电极杆焊接工艺与技术改进,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2010年承担旧坩埚修复过程中的主要焊接任务……。长期奋战在生产一线,面临一件又一件高要求的焊接挑战,他勇于承担,敢于创新,他说: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练就高超的技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孜孜以求  钻研技术

由于张杰勤奋好学,积累的技术经验越来越丰富。2014年,他开始研发铜钢复合法兰焊接技术。不锈钢、碳钢与紫铜异种材料的焊接,焊接难度很大,不锈钢与铜的熔点、热导率、线膨胀系数等差异较大,不利于钢与铜的焊接。不锈钢与铜焊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焊缝产生热裂纹、HAZ区域易产生渗透裂纹,为获得优良的焊接接头,张杰带领团队经过反复试验,采取焊前预热,保持层间温度,他现在能通过听焊接时产生的声音,准确判断焊缝的质量,根据观察熔池成型的过程把握焊接时是否有气孔,夹杂等缺陷。2015年,铜钢复合法兰研制项目取得圆满成功。此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坩埚的生产,铜钢复合法兰完全替代了紫铜法兰,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坩埚的使用寿命。2015年,他承担EB炉坩埚制作修复焊接任务,实现了自主研发和国产化。2016年有大批废旧坩埚需要修复,他作为承担焊接任务的主操作手,保证保量的完成了生产任务,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2017年,针对熔铸厂EB炉冷床漏点的修复,他采用试验成功的小范围冷焊的方法进行施焊,取得成功。在修复其它漏点时,熔铸厂设备科点名必须由张杰焊才能放心,这就是用户对他精湛技术的最好评价。

29年的时间他亲身经历并参与了结晶器从进口到国产化的焊接制作,从卷焊到锻造,从单纯的紫铜与紫铜焊接到紫铜筒体与硅锰青铜法兰焊接,到现在的紫铜与钢、不锈钢法兰的焊接、铜钢铜复合法兰的焊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坩埚焊接的关键技术,打破了坩埚生产的瓶颈,解决了大量生产难题,大大的缩短了坩埚生产周期,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他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一步一步成长为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焊接专家。

突破自我 匠心传承

在工作的积累中,张杰从不放松学习。2015年他被评为宝钛集团设计研制所先进个人;2016年被评为宝钛集团机电设备制造公司先进个人;2016年被评为宝钛集团先进生产者;2017年被评为宝钛集团 “宝钛工匠”。2018年10月,他又被省国资委评为“国企工匠”。受到表彰后,他对工作愈发精益求精。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今后,我要在生产实际中,把技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的徒弟,让他们都能成为工匠”张杰说。目前,他的徒弟均能在实际的工作中独当一面,成为了焊接岗位的骨干力量,为公司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这些事例只是他二十多年来经历的浓缩,但更是他多年传承技艺,坚守焊接岗位的高度礼赞。面对耀眼的荣誉加身,张杰真诚地说;“虽然每天干活很累、很辛苦,但能为自己所热爱和追求的事业默默奉献,再苦再累也觉得心甘情愿”。他用他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诠释了“国企工匠”的责任与担当。

 

【责任编辑:王新权】